李震宇和丁磊还对车路协同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发展车路协同是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差异化路径,可以大幅加速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李震宇表示,自动驾驶依然面临很多人类驾驶员也会感觉非常困难的情况,“但车路协同为单车智能提供了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单车智能像车的大灯,车路协同像路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丁磊则表达得更为坚定,“以车路协同为支撑的高阶自动驾驶肯定是未来的方向。”
不过他进一步提出,单车智能可以解决80%甚至90%的问题,却还有5%~10%的长尾问题难以解决。“通过高效可靠的通信方式把物联网、互联网连接在一起,那么智能车可以对接更广阔的移动空间,因此新时代汽车与通信产业的互融是未来发展方向。”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对此颇为认同:“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创新是数字化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结果,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座舱等领域,人工智能都举足轻重。”
侯阳还强调,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走上全球化发展的加速通道。
信息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结合担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的工作经历,清晰指出了汽车智能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挑战——当前汽车信息安全危险问题日益严重,2022年上半年针对车联网平台的网络恶意行为已经超过100万次。
“汽车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危害个人安全,也会危害社会安全,甚至危害国家安全。”李克强认为,核心问题是缺少一种“可控技术平台”和一个“系统性的安全防护体系”。基于此,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发展,需要构建全面、科学、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其中,李克强建议,应支持建设云控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基础平台为支撑,实现国家安全监管和行业服务的统一,避免传统的烟囱式平台建设。打通底层数据,在同一个基础平台上实现自动驾驶、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功能。要进一步形成统一的建设规范,实现在各地的复制推广。
他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并用“123”来解释:“1”是车路云一体化架构;“2”是由中国首次提出的分层解耦、跨域共用两大技术特征;“3”是使用条件,即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中国联网运营标准和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在这个方案下,会延伸出五大基础平台:云控、地图、车端、计算以及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其中信息安全基础平台支撑着其他4个平台。
四维图新首席执行官程鹏同样强调了数据安全问题。“数据是这个时代的新燃料。我们让数据合规、把价值提炼好,给汽车厂商和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甚至用于政府监管。”程鹏呼吁,第一步应当有专业的第三方独立数据安全服务商,第二步则是拥有开放的、值得信赖的数据交互平台。
智相联,万物生。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移动技术和汽车行业的碰撞将迸发出新的机会。这需要全球、全行业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构筑智能网联的光明未来。本报记者 张楠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