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八期,对话知名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
嘉宾简介:张双南,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黑洞自转测量方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慧眼”天文卫星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著有《极简天文课》和《科学方法与美学》。
(资料图)
划重点:
1、外星人可能很丑但很聪明,跑中子星那么环境恶劣的地方干啥?引力又很强,根本动不了,温度又很高,一上去烧焦了。
2、AI大概率无法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基础理论,原因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都是跳跃式的,基于直觉,而非纯粹逻辑推理。
3、人类灭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不要把走向星际文明的可能性放弃,元宇宙是种无奈的解决方式。
4、不后悔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国,呼吁让年轻人生活条件能更好一些。卷是一种耗费,要把创造力、精力放在更有用的事情上。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身着“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字样的深蓝色文化衫,背着双肩包,戴着窄黑边框架眼镜——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来到搜狐科技专访间,围绕外星人、黑洞、AI等话题谈了快一个小时。
这并不是一位有着传统严肃形象的科学家,他像是科学家、诗人、脱口秀演员的结合体,将理性、感性、幽默等等复杂的气质杂糅在一起。
在专业领域,张双南有着极高的威望,他是前美国航天局NASA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提出了测量黑洞自转方法的科学家之一,正在领导“慧眼”天文卫星等重大项目。
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写出过“我们相约雪上飘舞,就如太空一起漫步”这样的精彩诗句。朋友圈里,他用照片记录秋天的颐和园,那里有金黄的银杏叶、枯萎的荷花、吃柿子的鸟。
在表达观点时,张双南语速快、逻辑清晰,还有股特有的冷幽默劲儿——谈到外星人,张双南将之形容为可能很丑但很聪明。谈到黑洞,张双南让大家最好别掉进去,因为虽然可能死不掉,但出来还是比较困难。
“本质上来说,人类诞生在宇宙一隅,命运早已注定与之紧密相连。”卡尔·萨根在《宇宙》中写道,我们最寻常、最琐碎的事务,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及其起源。
宇宙的广阔与神秘,让古往今来无数天文学家为之着迷,张双南也是其中之一。在他看来,探索宇宙并不仅仅出于好奇心,更是一件出于人类生存考虑而必须完成的事情。
他告诉搜狐科技,人类灭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高等文明可能很不稳定,自我毁灭能力很强,此外还有地球、小行星、太阳演化带来的自然灾难等,灭绝人类的地球文明有无数种可能性。
与科幻作家刘慈欣观点类似,张双南也认为,让人类文明存活下来只有星际文明、沉迷于虚拟世界这两种可能性。“元宇宙显然是一种无奈的解决方式,我们不能把走向星际文明的可能性放弃。”
在探索宇宙这一宏大命题中,是否存在人类以外的智慧生命是最引人瞩目的未解之谜。
快速射电暴,一种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爆发,长时间被怀疑为来自外星人的信号。而“慧眼”天文卫星,曾发现快速射电暴来自中子星。
外星人可能来自中子星吗?张双南解释称,中子星上面不可能有外星人,因为中子星的质量非常大,比太阳质量还大几倍,但只有十公里的大小,所以密度非常高,不可能有完整的原子。
专业领域之外,谈到诸如是否后悔放弃美国的工作、社会普遍的年龄焦虑问题时,张双南的回答展示出了他的豁达与乐观。
他告诉搜狐科技,自己并不后悔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国。“虽然回来收入减少了,但我回国的目标全部超额实现了。乐观地来看,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
对于社会普遍的年龄焦虑,张双南认为“心态对了,越老越吃香”。与此同时,他呼吁让年轻人生活条件能更好一些。
“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单位,年轻人都卷得很厉害。这个时候其实是创造力、精力最强的,要放在更有用的事情上面,而卷有时候是一种耗费。”
以下为搜狐科技与张双南的对话实录:
搜狐科技:快速射电暴常常被认为是外星人的信号,霍金先生也曾说过千万不要回应这些信号,“慧眼”卫星曾观测到快速射电暴来自中子星,这意味着什么?外星人可能住在中子星上面吗?
张双南:中子星上面不可能有外星人,因为中子星的质量非常大,比太阳质量还大几倍,但只有十公里的大小,所以密度非常高,而且磁场非常强,我们生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的。中子星上面不可能有完整的原子,所以不可能有分子,更不可能有细胞,所以生命就不可能有。
搜狐科技:外星人可能不像人,它可能不是由细胞组成?
张双南:我没说外星人一定是你我这样,科幻电影上外星人通常长的很丑,但它总得由完整的物质组成,由原子组成。完整的原子不存在,所以没有组成任何生命的可能性。
而且外星人很聪明,跑中子星那么环境恶劣的地方干啥?引力又很强,根本动不了,温度又很高,一上去烧焦了。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外星人不存在,其他的无线电信号也有可能是外星人发的。
搜狐科技:2019年您提出的CATCH计划,计划用一百多颗卫星组成观测星座,这个计划现在落地情况怎么样?
张双南:这是我们几个同事一起讨论提出的。这个计划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从来没有人干过这个事。我们要先研制几颗实验星发射上去,然后再搞一个人工智能控制中心训练它。
原计划今年发射第一颗实验星,但相关研制计划推迟了,所以明年可能才会发射。现在没有国家正式立项,还是实验阶段,所以比较难。万事开头难,任何项目都一样,多数的公司也都是死在起步阶段。
我之前跟美国科学院院士、时域天文学领军人物库尔卡尼(Shrinivas Kulkarni)聊起CATCH计划。他的反应是这绝不可能实现,因为一是没有这样的望远镜技术放到一百颗卫星上,第二有了也控制不了。
我说一有这个技术,而且也不是很昂贵,第二正研究用AI来控制。库尔卡尼停顿了一下,说如果真能做出来,game changer,意思是CATCH计划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用新的模式来做天文学的研究。
搜狐科技:大模型技术现在很火,可能重塑您所在的领域吗?
张双南:我们可能不一定用那么大的模型,因为还没有像语言那么复杂的程度。现在也有公司推出针对天文领域的AI应用,但试了才知道,因为还有学习过程。当然,人工智能的优点在于可以学习很多知识,而且不会像我们很固执。这是一件很创新的事情,天文学家也没有做过,人工智能专家也没有做过。
搜狐科技:您接受采访说一个人要有创造力才能成为科学家,AI的涌现能力能算创造力吗?是否有可能提出诸如“相对论”这样的原理?
张双南:我认为AI大概率无法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基础理论,原因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都是跳跃式的,基于直觉,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完全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不一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类有什么理由担心、恐惧人工智能呢?地球上其他生命很多,但创造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人工智能很难具有。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尽最大可能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可能将来会产生一些非常厉害的技术,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人类的创新能力一定让我们始终掌控着人工智能的命门,让它不会失控。
搜狐科技:刘慈欣认为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是沉迷于虚拟世界,您怎么看?元宇宙是否会引导人们走向死路?我们距离星际移居有多远?
张双南:确实人类未来只有这两种途径,还有第三种途径,彻底灭亡。现在来看,人类灭亡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高等文明可能很不稳定,自我毁灭能力很强,此外还有地球、小行星、太阳演化带来的自然灾难等,灭绝人类的文明有无数种可能性。
让人类文明存活下来只有星际文明、沉迷于虚拟世界这两种可能性,元宇宙显然是一种无奈的解决方式,更好的途径是变成星际文明,前面提到的那些无数种灭绝的方式就不会都有效了。无论如何,我们不要把走向星际文明的可能性放弃。所以,找到人类未来的家园是天文学家的任务,人类的终极命运和我们有很大关系。
搜狐科技:人类未来的生存条件可能改变吗?未来某一天我们不需要氧气。
张双南:无论需要什么条件,但是总得有个地方去,去之前也得知道那个地方能不能去,怎么去,不能晕着头到处乱跑对不对?一不小心掉黑洞里了,咋整?所以我们也需要发现黑洞,研究黑洞。
搜狐科技:人掉进黑洞里面该怎么办?会死吗?
张双南:不太知道怎么办,目前看来办法不太多。我的理论是掉进黑洞还可以存活,有的人说不可以存活,哪个是对的,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也许死不掉,但是出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最好别掉进去,因为这是未知的一个地方,现在别冒这个险。
搜狐科技:宇宙是浪漫的,但是生活比较枯燥,比如在企业里面,35岁年龄焦虑问题都比较普遍,科研界是不是越老越吃香呢?
张双南:心态对了,越老越吃香,年龄大一些,经验多一些,但是身体会变弱,真正研究的能力会变差,创新能力、想象力也会变差。所以要认识到什么地方适合你做、什么地方不适合你做,比如说我现在就帮帮年轻人,不让年轻人发挥最主要的作用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搜狐科技:之前您在美国的时候有个去医院工作的机会,工资还挺高,但是您没有选择这份工作而继续做科研了,最后还放弃了大学的教职回国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您有后悔自己的选择吗?
张双南:我没有后悔过任何事情,因为不可改变。乐观地来看,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对的。虽然收入减少了,但我回国的目标全部超额实现了,本来高收入就不是我的目标,但是我也衣食无忧,我特别感恩。
我现在呼吁让年轻人生活条件能更好一些,包括企业、科研单位,年轻人卷得很厉害,这个时候其实是创造力、精力最强的时候,要放在更有用的事情上面,而卷有时候是一种耗费。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会好很多,企业效率也会提高很多。内耗、卷是我不太喜欢的地方。
搜狐科技:人类认识宇宙有7次飞跃,但在这7次飞跃中,中国的贡献几乎是零,现在这个情况正逐渐好转吗?
张双南:这7次飞跃是我的总结。情况是在大大好转,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中国人在认识自然、认识宇宙方面,一定会重塑辉煌。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发展速度现在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增量很大,最近三四十年来才开始认真做,基本从零起步,现在我们在很多领域和欧美已经几乎平起平坐了,个别细分领域还有超过他们的势头。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