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完成“天宫”空间站建设后,随之展开的就是繁重的科研任务。在国际空间站已经官宣将于2030年退役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即将成为全球唯一在轨空间站,不仅对中国,对全人类而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空间科研平台。
据环球网引述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团队将从今年7月开始,与中国清华大学共同在“天宫”空间站展开科研活动。据悉,中日进行的研究项目与火箭发动机有关,主要是进行失重环境下的流体力学研究。
在国际空间站设备老化,严重制约各种科研活动进行的情况下,虽然日本在国际空间站拥有“希望”实验舱,但能开展的实验项目已经十分有限。同时,日本航天员想进入空间站绝非易事,必须看美国的脸色。因为在此之前,日本由于俄乌冲突,已经断绝了与俄罗斯的航天合作,而日本自己又不具备载人发射的能力。
【资料图】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3月,日本共同社还报道称,早在2022年9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就已下令,禁止任何个人和机构接待来自中俄两国的航天专家到日本访问和交流,就连相关专业的学生也不允许接待,这一规定等于对中俄两国进行单向封锁。
而日本方面对这一举措给出的理由是,与中俄两国进行交流会危及日本的国家安全,要避免日本的航天技术外泄。这一理由可以说十分荒诞可笑。
在日本发布禁令的2022年,日本仅进行了一次航天发射任务。然而执行这次任务的“埃普西隆”火箭却发射失败。这意味着日本航天在去年交了白卷。2023年初,日本进行的H-3火箭再次发射失利。对H-3火箭失利的原因进行确定和修正需要时间,意味着日本航天很可能在今年再次交白卷。
在一周前,中国刚刚成功试验了亚洲推力最大的700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不仅如此,中国航天还发布了三款专门用于商业航天发射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国仅在去年就进行了多达64次航天发射,而在今年,中国各大航天公司已经计划的发射次数将近80次。中国航天不仅在技术上,在发射频率上也实现了井喷。
所以要说防范技术泄密,中国更应该担心日本借着两国航天技术合作的机会,窃取中国航天的技术机密。就拿中日两国进行的空间流体力学试验来说,目前有条件开展此类试验的只有中国,没有中国的话,日本没有进行这类试验的条件,相关的技术参数,对中国来说,应该也属于技术机密的范畴。
H-3火箭
中国慷慨地与日本共同进行航天技术研究,从技术角度上而言,这是中国对日本的给予,而日本的回应,却是禁止中国航天科学家入境。可以说,日本作为一个航天技术上的弱势一方,完全不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道理。
在2019年,中国宣布将对国外开放“天宫”空间站之后,就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入选,充分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胸怀。要知道,中国当年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唯一被拒绝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国家。在经历数十年艰苦卓绝的自力更生后,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却并没有拒绝他国的参与。
另外在中美“流浪气球”事件中,日本也积极响应美国的要求,主动加入防范中国的“气球联盟”。
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不断在台海以及钓鱼岛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日本还罕见地与韩国迈出了结成实质性军事同盟的第一步,与美韩两国共同进行反导演习,针对的目标不言而喻,在东亚,有能力突破美日韩三国联合反导体系的,只有中国。
前不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再次以首相名义参拜靖国神社,结合日本近期不断抛出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表态,以及配合美国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可以看出,日本已经彻底走上了中国的对立面。面对这样一个邻居,中国会进行什么样的反制措施也十分令人关注。
之前在一次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再次提到《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这两份签署于二战结束前的文件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就是因为根据这两份文件,被日本称为冲绳的琉球群岛并不属于日本领土,至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领土主张就更无从谈起。
另外中国新任驻日大使会见冲绳副知事,冲绳官员访问中国也已进入日程,中国对于日本的一再挑衅,手里可打的牌很多。中国目前没有在航天领域对日本执行对等制裁措施,其实是给了日本悬崖勒马的机会,如果中国真的下决心做出对等回应,真正吃亏的一定是日本。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