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0日,在几天前推迟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舰”终于点火升空,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
(资料图片)
按照计划,这次测试应该让火箭将飞船送到大约240公里的近地轨道,并飞行大约90分钟,最终让火箭和飞船分别在墨西哥湾和夏威夷附近的海洋着陆。不过在起飞4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失败,最终由地面将其引爆,宣告了此次发射的失败。
(“星舰”空中爆炸)
关于这次失败的原因,目前SpaceX官方还没有给出答案,不过有网友称,这主要是因为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其中7个火箭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停止了运行,从而导致了火箭的整体失控。
这也正是很多航天专家一直不看好“星舰”项目的理由——“星舰”火箭配备了33台“猛禽”发动机,但是量变并不一定能引发质变,只要其中有1台发动机出问题,“星舰”就可能发生灾难性事故。用增加发动机来打开通往浩瀚宇宙的道路,不仅不能解决困难,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样的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
(SpaceX曾测试过29台发动机并联)
事实上,在现场观看发射的民众,以及SpaceX的CEO马斯克本人,似乎都对此次发射会失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火箭点火起飞以及爆炸坠落时,现场都响起了相当热烈的掌声,并没有因为发射失败而失望;马斯克也在发射前预告称“不保证成功”,并在爆炸发生后不久在社交媒体上祝贺了SpaceX团队,说这次发射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提供了很多可供吸取的经验。
(美国民众观看“星舰”发射)
而马斯克之所以这么乐观,主要还是因为,“星舰”是马斯克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其火箭和飞船的恐怖运力、可完全回收并重复利用的想法、降低单次发射成本的尝试,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马斯克的概念中,所有这些,都是在为未来“人类大规模移居火星”做准备
既然是前所未有,那也就代表着困难重重,面临着相当多的技术挑战,比如:
“星舰”的发动机是极为罕见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其开发难度本身就是目前航天发动机中的最高难度。 目前的“星舰”超重型运载火箭是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但如何实现33台发动机的并联,并进行精确控制和协调,这是马斯克还没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足够的推力和节省成本,“星舰”了使用超低温的丙烷和氧气作为燃料,但这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如果出现高温、高压或高湿的条件,它的燃料就可能不稳定,从而影响“星舰”的发射安全。 “星舰”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不锈钢箭体,这个设计方案能否可行目前还无从得知,不排除会在“Max-Q”(运载火箭承受最大压力阶段的考验)时空中直接解体爆炸。 如何让飞船和火箭在海洋上实现软着陆,并精准回收,SpaceX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星舰”使用的猛禽发动机)
也因此,此前,“星舰”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爆炸了10次,连马斯克自己都说,他对“星舰”火箭的成功率不抱太大的期望,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冒险。
当然,他也确实有底气说这个话,因为“星舰”的经费、人员、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都是NASA出的。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马斯克曾表示,他预计整个“星舰”火箭的研发成本在20亿至30亿美元之间,可能会有上浮,而NASA此前已经选择了“星舰”作为其重启的登月计划的登月器,并与SpaceX签订了合同,向其支付了“星舰”开发和两次飞行任务的费用共计29亿美元,与马斯克预测的数字几乎相当。
(“星舰”登月概念图)
另外,美国CNN还报道称,NASA派出了人员进驻SpaceX,为“星舰”的开发和测试提供技术指导和监督,双方也在合作研究如何让星舰适应火星的环境和挑战。
(“星舰”就是美元堆出来的)
客观来说,“星舰”确实是个在给人类探索太空积累经验。但是,因为“星舰”项目的激进,不少美国人,甚至一些NASA专家,都对马斯克和这个项目多有批评。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认为,马斯克或许很会讲故事、很会炒概念,但他不能靠讲故事就让火箭飞上天,他们觉得,美国还是应该从最近的月球开始好好探索,然后再说探索移民火星的事,否则步子迈得太大,太容易抻着胯。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