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有话说:
天空中,有一只我们看不见的怪兽在飞行。
它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具体来说是一坨松散的意大利面。乱蓬蓬的面条丛里,伸出两支像蜗牛那样的眼柄,托起一双无神却难以抗拒的大眼睛。除此之外,看上去柔软的面条,还牢牢抓着两颗饱满的肉丸,那是意大利面常见的配菜。
(资料图片)
这只怪兽名叫飞天意面怪(Flying Spaghetti Monster),是一位毕业不久的美国大学生鲍比·亨德森(Bobby Henderson)在2005年创造出来的“神”。他创立了“飞天面条神教”(Pastafarianism),教义认为宇宙就是由这只隐形的怪兽创造的——鲍比还在写给教育委员会的公开信中呼吁,学校里的科学课堂应给予这位创世神足够的重视。
在那之后,这个因讽刺神创论而被缔造的“神”,却意外地吸引到世界各地的信众。他们甚至在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让自己信仰的“飞天面条神教”成为了官方认可的宗教。或许只是巧合吧,最近出现了一只机器人,身形也像是许多根面条聚在一起的样子,而它也会用那些面条般的触手紧紧抓住一个球……
今天的 GGView,就带你来看看这些神奇的机器人。
文章来源:“环球科学” (id:huanqiukexue)
撰写 | 栗子
图片来源:原论文
“面条”是如何卷起来的
21世纪的机器人,能跑步能跳舞,能深入核电厂的废墟检测辐射水平,能在月球上四处探索未知的空间……仿佛人类能做的事机器人能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机器人也能做。不过,在全面溃败之前,人类仍有一些独到的技能,尚未被机器人攻克。
其中之一便是抓取技能。不论马克杯还是纸杯,不论足球还是气球,不论一根香蕉还是一串葡萄,我们可以轻易拿起各种各样的物体,根据它的形状和质地来决定要施加怎样的力——这对人类来说通常不是太复杂的计算,在我们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大脑可能早就完成了决策。
图片来源:Tenor
但对机器人而言,抓取物体从来不是简单直接的任务。特别是遇到形状不规则的物件,它们很少能做出合适的抓取动作,常常表现得笨拙又好笑,让人联想起一些被故意设置了地狱参数而抓不到娃娃的娃娃机。
多年以来,总有不少科学家在挑战这道世界难题。于是,我们隔三岔五便会在科技新闻里看到,又有新的机器人为抓取而生,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今年10月,形如面条的触手机器人(tentacle robot)出现在人们眼前。
充气后,172千帕的内部压强,可以让“面条”高度卷曲(图片来源:原论文)
它来自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可以靠一组细长的触手缠住物体。科学家说它和水母有些相似,这类动物会将自己的触手黏在猎物身上。而对机器人来说,一根触手力量弱小,但有12根触手一起工作,抓紧物体就变得容易,形状不规则的“猎物”也能应对。
只不过,机器人的触手抓住猎物后,不会像许多水母那样释放毒素让猎物瘫痪。毕竟,它被设计出来并不是为了捕食哪种动物,抓取和搬运才是主要功能。没有工作的时候,机器人的触手们会自然地垂下;而当工作来临时,触手可以迅速卷曲起来抓住物体。
这些灵动的触手,是依靠充气和放气来控制的。言下之意,它们是中空的,更像意大利面家族里的吸管面(Bucatini)。没有充气的情况下,这些面条处在放松状态,充气后则会卷曲,成为抓取工具。
管壁一边厚一边薄,充气后可变弯(图片来源:原论文、Harvard Microrobotics Lab/Harvard SEAS)
每根“吸管面”大约有30厘米长,由一种硅橡胶制成,是弹性体。重点在于管壁的厚度并不均匀,一侧比较厚,另一侧比较薄。如此一来,“吸管面”被打气之后可以变得高度弯曲,从而有更多的区域能和它要抓取的物体发生接触。这样的12根面条,排列为两个圆圈,外圈直径5厘米,内圈2.5厘米,它们共同组成了机器人的抓手。
而当机器人抓住物体并搬运到目的地,操控者想让它撒手的话,只要将面条放气,它就会回归自然下垂的形态。
抓取不同的物体时,需要的力道总有不同。可以说,每种物体都会带来一项新的任务,可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从前的许多研究中,科学家常常用到复杂的算法,根据物体本身的属性或机器人与物体接触时的状态,来决定每一次抓取要用怎样的动作。
不过,这只面条机器人不需要智能的动作规划,不依靠感知或反馈的数据来调整姿势,省去了机器学习的过程,仅凭充气这一种简单的控制方法,便可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抓住各种形状的物体。
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它都能抓些什么?
先从形状比较简单的物体讲起。开头展示的抓球只是其中之一,科学家还让机器人支配过一个空心的圆柱(筒)。当圆柱躺平的时候,卷起来的机器人可以把它稳稳拿捏,并传送到指定位置;当圆柱立起来的时候,让机器人从内部抓起它来,同样不在话下。
充气、抓取圆柱、传送到特定位置、放手(图片来源:原论文)
机器人的另外一个抓取对象,是一副树状的小架子。它有8条枝杈,比球体或圆柱的形状更复杂,可供机器人接触的边界更不规则——在研究者眼中,这代表着一项新的抓握任务,与传统抓握有本质区别。
但在机器人的抓手面前,这项新任务似乎没有带来额外的难度:80次抓取测试的成功率超过90%。于是,科学家又设置了附加题,不让机器人从“树”的正上方直接抓取,而是往旁边偏移一段距离(如1厘米、2厘米、3厘米)再出手缠住目标。
结果发现,稍稍错位影响不大,面条机器人对位置误差的容忍度很高,当抓手中心轴与目标物体的中心轴之间,相隔0.6个物体半径那么远的距离,抓取(并短距离搬运)的成功率仍然居高不下。如果想动摇机器人的成绩,还需让抓手偏移到更远的位置再开始行动。
左为从正上方抓取,中为偏移0.6个物体半径后抓取,右为偏离1个物体半径后抓取但失败(图片来源:原论文)
面条机器人出色的能力,让科学家感到欣慰。假如你觉得,实验室里的“树”不算什么,现实世界会有更多结构复杂的货物等着它来支配。
比如,许多人喜欢在家里养育花草,而小型盆栽已经成为了机器人的目标。当内部压强为172千帕的时候,卷曲的面条顺利拎起了一盆植物。
图片来源:原论文
还有另外几株盆栽,虽说各有各的形态,但都逃不出相似的命运。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玩具,以及一座小型三脚架,也被机器人用同一种方式捕获。以不变应万变,研究者最欣赏的就是这只机器人的适应性。它或许没有像传说中的“飞天意面怪”一样创造万物,但可以用12只灵活的触手,将许多不同的物体玩弄于股掌。
图片来源:原论文
这只机器人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研究者在倒模制造前,已经在电脑上用模拟实验测试了面条机器人的能力:看面条抓手应该如何排布,或者说排成的两个圆圈应有多大直径,才能实现更高的抓取成功率。
模拟实验(图片来源:原论文)
它在现实世界成功捕捉猎物之前,大概已经在虚拟世界失败无数次了。当然,现实世界里依然会有不少失败,而科学家也依然需要继续努力。
如果上网时遇到“证明你不是机器人”的验证程序,告诉它你抓取物体的能力比机器人强,也不能帮你通过验证。
原论文:
参考链接:
https://www.seas.harvard.edu/news/2022/10/tentacle-robot-can-gently-grasp-fragile-objects
https://www.nytimes.com/2005/08/29/arts/design/but-is-there-intelligent-spaghetti-out-there.html
https://www.nsri.org.za/2012/02/how-jellyfish-sti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如需转载请联系 newmedia@huanqiukexue.com
温馨提示:虽然我们每天都有推送,但最近有读者表示因平台推送规则调整,有时候看不到我们的文章~
欢迎大家进入公众号页面,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点亮⭐️,收藏我们的公众号,新鲜内容第一时间奉上!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