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过体检的经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验血”,这也是确定人体血液健康的唯一方式。
(资料图片)
而血液之所以能完成检测,则就要归功于显微镜这种检测设备的存在,让医生能够以更为“细微”的视野,去对人体血液进行观测,进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由此,显微镜也成为了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不过,令人大为震惊的是,这项发明的延伸物,竟接连斩获了六次诺贝尔奖。
显微镜,其最早的诞生时间,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末期的荷兰。
当时,一位名叫亚斯·詹森的眼镜商人,与同为荷兰人的科学家汉斯·利珀希,共同在透镜的基础上,制作出了现代显微镜的雏形------------一个由两枚透镜构成的光学放大设备。
不过,二人虽然研制出了显微镜,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运用,只当是一个功能更强大的放大镜。
直到十七世纪时,又一位荷兰人列文虎克,在经过对透镜的打磨后,也得到一个相同功能的显微镜。
而且,身为亚麻织品商人的列文虎克,并没有埋没显微镜的意义,他使用这个设备,对店里售卖的绸布进行了观测,发现了更为清晰的布纹。
这一发现,迅速打开了列文虎克的求知欲,他开始用显微镜对跳蚤、绿植,甚至是自己的精子,进行一系列细致的观察,得到更为细微的研究发现。
在一众研究数据的支撑下,列文虎克还撰写了,一篇名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的荷兰语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最终在其好友格拉夫的举荐之下,还被寄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由此掀起了一场科学界的震动。
当然,也正是在这次发明之后,显微镜家族的谱系,开始在诺贝尔奖里“开枝散叶”了。
比如,195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给了荷兰科学家弗里茨·塞尔尼克,此人在20世纪30年代时,在传统显微镜的基础上,研发了相位差显微镜。
简单来说,相位差显微镜的本质,就是一个拥有光学相位板的传统显微镜,在相位板的影响下,传统显微镜的不可见的光相位,就能转变为可见的振幅变化。
如此一来,相位差显微镜就能观察活性透明物质,这对于活细胞的检测,可谓是质的飞跃。
之后,在1983年时,诺贝尔化学奖则颁给了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为他将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完美整合,研究出了新的学科--------晶体电子显微技术。
在这种技术的支撑下,人类终于观测到了病毒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这让人类对病毒的研究,进入到了全新的领域中。
也或许是受到这次研究的启发,诺贝尔奖评选组在1986年时,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德国物理学家鲁斯卡,以表彰此人研发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的卓越功勋。
不过,严格来说,这是一次“补发”的表彰,因为电子显微镜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研发而出,但奖项却是在五十年后才颁发的,以至于鲁斯卡在授奖两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的物理学奖,除了颁发给鲁斯卡外,还授予了德国物理学家宾宁和瑞士物理学家罗雷尔。
这两人在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上,融入了微电子学的运用,开发出了隧道扫描显微镜,让电子显微镜的观测单位,正式达到了纳米级别。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此“隧道”并不是工程意义上的隧道,而是指量子物理学中的“隧道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当电子从这细微的缝隙中穿过时,就会形成一股微弱的电流,而且这条电流的强弱,还会根据电子与障碍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如此一来,人们就能通过观测电流的强弱,来判断测定物的大小形状。
同时,因为是微弱电子的探测,这意味着,这种观测方式,并不会破坏观测物的外表,这使得电子显微镜,在生物领域的观测,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至于传统显微镜的观测单位升级,则要后推到2014年,由赫尔、贝齐格,以及莫纳三位科学家,共同研发出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这一发明,在传统显微镜的基础上,融入了一门全新的学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在该技术的加持下,传统显微镜的观测等级,正式步入到纳米级的高度,而如此的技术突破,也让上述的三位科学家,获得了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就这样,显微镜家族就成功夺得了五次诺贝尔奖,让无数人深感震惊。
不过,就在众人认为,显微镜技术几乎达到巅峰时,该家族中又走出了一位强者,那就是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让显微镜在诺贝尔奖领域中,成功取下了“六连冠”。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项基于电子显微镜,又在融入冷冻概念的全新观测技术。
而且,它的工作原理也极为先进,就是将需要观测蛋白质,保存在非常薄的液体层中,然后又将其进行冷藏。
待样本完成了冷冻后,再通过电子枪发射出的光速电子来穿透观测样本,并使用一旁的专业相机进行记录,由此得到完整的观测结果。
这样的观测模式,不仅能够保证观测蛋白质的活性,还能让紊乱活跃的分子趋于稳定,如此一来,就能让观测结果变得更加准确,其观测过程也变得简便。
至于该技术为什么能拥有这些特性,其发明者约阿基姆·弗兰克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首先是快速冷冻的环境,能够欺骗需要观测的分子,再具体阐述,就是只要温度过冷,那分子甚至还会认为,自己仍在原生环境中,这让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记录分子的原生属性。
另外,该技术之所以要使用速冻原理,还在于无形冰的筛选。
原来,如果使用速冻的话,那水体结冰就会形成无形冰,而非晶体冰。
这主要是因为,晶体冰的体积比液态水大,这意味着,如果晶体冰一旦形成,那它就会挤压甚至是破坏保存其中的分子结构,进而也就无法取得直观的观测结果。
而且,正如前文所介绍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的观测过程中,需要有一台专业相机参与,而这台相机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能够完全记录下观测反应。
之后,科学家们就能将这些数据上传到计算机中,并通过计算机的三维重构算法,来获得分子的三维模型,这使得分子观测变得更为具体和准确。
这一质变式的突破,让参与研究的三位科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理查德·亨德森,以及雅克·迪波什),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造就了显微镜家族的新传奇。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列文虎克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