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是推动工业化以后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很多人认为,从2020年开始的全球疫情大流行,很多工厂因此而停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应该有所降低才是。但是,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表明,这种预想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反而更加不乐观。
(相关资料图)
最近,根据由1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撰写了一份新报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并没有发生明显降低的情况,排放量的控制结果,不足以实现将地球变暖程度限制在高于工业化前1.5摄氏度的水平。报告还指出,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变暖,全球平均气温有望在十年内越过升高1.5摄氏度这条线。
参与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介绍说,过去几年来,虽然受到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但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减少的迹象,表明过去几年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远远不足以扭转全球排放的轨迹,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而如果要实现2050年前全球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目标,就需要像在疫情大流行的高峰期那样,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疫情大流行的高峰期,不但很多工厂停产,而且大量的飞机航班停飞,化石燃料等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消耗量减少明显,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很显然,仅靠这种模式来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根据近期发布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的全球碳预算报告,科学家们对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初步估测,其中最核心的几个指标如下: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百万分之417.2,这个数值要比工业化前高51%左右。
同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为368亿吨,这个数值也相当“可观”。如果考虑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天然气短缺的影响,极有可能在燃煤消耗上较往年有大幅增长,全年的这个排放量数值还会明显增加。
从排放贡献率来看,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化石燃料。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石油使用量比去年增长了2.2%,主要是由于航空业在目前又重新开始复苏。全球煤炭的使用量也增长了1%,天然气的使用量略有下降。
这种状况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衡,比如中国和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线下降,但是美国、印度等排放大国要比去年有一定的上升。
报告中对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中国排放量直线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我国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碳”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关,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大力推广使用。欧盟化石燃料排放量的减少,则可能归结为从2021年开始的经济放缓的原因。
反观美国和印度,之所以排放量增长,报告认为美国的增长可能是由于对疫情管控政策放缓后出现了行业反弹,而印度则受到该国持续发展政策的影响,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筑和人均能源消耗等方面,一直想向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国家追赶的缘故,资源和投入的增加,意味着能源消耗的增大,而该国的能源结构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
除了占二氧化碳排放量90%的化石能源外,剩下的10%左右是来自土地的不合理使用,比如森林砍伐、火灾等。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刚果3个国家,在2022年贡献了全球58%的土地使用排放量,在这些国家中,发生了诸多大规模的森林砍伐、森林火灾、农业废弃物燃烧、牲畜排放等事件。这一点非常让科学家担忧,因为这些国家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碳密集的森林转变为稻田和大豆农场。
报告中指出,作为长期存在的碳汇,海洋和森林在固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吸收大约一半左右的化石燃料碳排放,但是从目前看,这种长期碳汇也紧张到了极限。因为全球变暖的速度以及更多极端天气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海洋和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科学家们测算,在过去十年间全球的气候变化结果,将使海洋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了至少10%。当这种吸收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作为长期碳汇的这个作用和最后一道防线也将会被攻破。这个问题,将是我们人类没有迅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面临的又一个后果和极大风险。
此外,全球气候政策的实施,也会受到一些国家不遵守国际规则和秩序、经济复苏下更多能源的消耗、局部战争的发生等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即使像我国这样的国家以这么大的投入、这么大的力度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全球变暖起到了作用,但终究无法抵消上述消极因素的影响。
正如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能源使用和排放是由不同部门的无数因素驱动的,每一个因素在全球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所有这些因素都附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
因此笔者认为,更加强有力的气候政策,即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而不削弱全球经济的政策,要想达到有效的、持续的减排,从目前看困难和阻力还是相当的大,这需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像我们国家一样,都拿出公正、公平、正义的态度和做法来对待,而不是打自己的小算盘、满足自己的利益,否则地球上的人们,仍然会继续受到持续变暖的威胁和危害,谁也跑不掉。
责任编辑: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